过去认为臭、味与人体健康无关,只是限于感官性不好,降低了水的可饮性及水质的安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日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居民反映因突发性污染事件引起的自来水嗅味问题增多。
水质嗅味物质产生原因:
1.藻类腐败可产生青草,鱼腥和霉臭等气味,藻类死亡后多数会引起讨厌的嗅味,有些活藻如蓝绿藻,裸藻(大量)也可产生嗅味。
2.霉菌和放线菌可产生泥土味,霉嗅味。这些嗅味往往容易和藻类生产时的嗅味相混淆。在不流动的水中,特别是大建筑物的给水管道中,因水流缓慢停滞,霉菌和放线菌有适合的生存环境,当早晨开启水龙头时就闻到一股讨厌的嗅味。
3.铁菌和硫菌产生的沉淀物,在分解时会释放出特殊的气味,硫菌会产生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有些地下水的硫化氢浓度可达10mg/L。
4.水中的铁浓度大于0.3mg/L时,会有若涩味。
5.过量的氯化物和和硫酸盐会使饮用水带有咸味。
6.水中的酚等也会产生嗅味,酚和游离氯化合时有明显的氯酚气味,只要0.001 mg/l酚与氯反应就会有刺鼻的气味。
7.大剂量的加氯一般不会有明显嗅味感觉,当氯与有机物反应或氯与氨反应时会有嗅味。
8.亚氯酸盐浓度过高也会产生嗅味。
9.水龙头水中释放出的二氧化氯与空气中的有机物反应而形成煤焦油和猫尿的异味。
10.土臭素为土味物质,其嗅域值约为1~10ng/L,二甲基异冰片为霉味物质,其嗅域值约为5~10ng/L,两种物质均为饱和环叔醇类物质,其主要来源为藻类、放线菌和**的分泌物,具有挥发性。
如何快速检测水质嗅味物质?
1、嗅味等级描述法(FRA)
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采用此法。
2、嗅味强度指标法(OII)
较早的嗅味感官分析法。在一定温度下,用无臭水将水样反复稀释一倍至刚好能感知气味的临界点时,由检测人员记下稀释次数的值,OII法对气味不进行描述。
3、嗅阈值法(TON)
以水样被无臭水稀释到嗅味刚好不被明显感知的临界点时的稀释倍数来表示嗅味的大小。
4、嗅味层次分析法(FPA)
由4~5个受过良好训练的检测人员组成嗅味测试小组,按照饮用水嗅味轮图的嗅味类型,分别对水样的气味特征和强度进行评价并记录,将结果综合得出统一的嗅味类型和强度平均值。
COD(化学需氧量)是废水处理过程中最常见的水质指标之一,其代表了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COD自动监测仪是水质监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为水质评估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本篇将详细介绍一下COD自动监测仪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COD水质测定仪具有自动PID控温、双液晶显示、交直流两用、自动调零、浓度直读、曲线存储、自动打印等特点,仪器操作简便,人机交互式操作,使用者无需复杂的专业知识即可应用。COD水质测定仪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的氧当量。在河流...
饮用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的常规指标包括五大类: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与消毒有关指标、放射性指标。接下来一起了解下生活饮用水中常见监测指标及限值。...
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它是反映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COD测定方法已有多种,从经典的重铬酸盐法,到各种快速法和比色法,均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水质COD的检测方法。...
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重要的水质污染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