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资讯

中国水质标准分类(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喝)

作者:环美仪器    更新时间:2025-08-18    阅读量:193

我们都知道,2012年开始,中国已经全面执行2006年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份号称“中国史上严格水质”的标准,将原先35项检验指标提升到了106项,包括生物、毒理、感官等,有些指标甚至比欧盟的规定还严格。

微信截图_20240822104330.png

中国自来水不能直接喝,是因为水源太脏了吗?

按照水质标准,中国的地面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好,五类差。在水业内部,有这样一个共识:只有前三类适于饮用,并且只要水源能够达到二类水的标准,需传统处理方式就可以使其达标。不幸的是,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在三类以下,这样的水资源几乎无法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伴随着系列先进技术的发展,水厂已先后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变迁。其中,由混凝沉淀、砂滤、药剂消毒组成的一代工艺(常规工艺),迄今仍为我国90%以上水厂所采用。而第二代工艺和第三代工艺,还没有广泛应用。按照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执行的自来水厂,其出厂水质是可以放心的(相当于考试的60分)。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不少朋友都碰到过这样的场景,你打开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泛着诡异的黄色,甚至还有泥沙铁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一般发生在停水后再来水,是水流与空气的冲击会将水管内壁的铁锈等杂质冲刷下来的结果。

既然自来水的出厂水质是达标的,那么我们的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水污染问题的客观存在,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关注,但大部分水污染并不出现在自来水厂的处理过程中,而是发生在管网输水过程中。

自来水直饮并不好,既有口感问题,也有安全考量,大部分污染物来自老化的运输管道,在自来水从出厂至用户家中的这段运输过程中,管路老化锈蚀、管道孳生杂菌、管网渗漏等原因,可能导致管道中的各种悬浮物、泥沙、铁锈和胶体等大颗粒杂质混入水中;另外诸如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微生物也可能随水体进入用户家中。严格来讲,我们家中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可能并不安全。

另外在自来水出厂前,重要的一步就是“加氯消毒”,能够杀灭大部分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证出厂水质;不过残留的余氯也会给人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饮用口感不佳,余氯经口腔或者皮肤进入体内,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微信截图_20240820154619.png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