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不仅是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日益重视,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放心的水,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
人需要喝水,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水都可以喝。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无致病的微生物;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透明、无色;无异味和无臭等。
农村如何选用安全的饮用水源
1、目前农村饮用水主要以井水、山泉水、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自来水)为主。
2、修水井应选择水质良好、周围30米以内无渗水粪池、畜栏、垃圾堆和工业废水、废渣等污染源;
3、以井水为水源的,井口要加盖,井底用砂石铺严,井的上部2-3米要有不透水的井壁;
4、以山泉水为水源,应尽可能将山泉水密闭引入水塔进行净化,同时要管好贮水水塔,必要时应进行消毒。
5、以河流或水库为水源,应选择水面清澈、水中有河沙卵石的,做好水质净化、消毒措施。
6、若发现饮用水水源发生感官性状的变化,如异臭、异味、异色,肉眼可见水中的悬浮和沉淀杂质;或者品尝后有涩、苦、咸的感觉;或者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隔夜后茶水变黑;或者热水器、开水壶的内壁上结有水垢等情况,应将水质送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检测,合格的水质才能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