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总磷是指水体中各种形态磷的总和,包括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如焦磷酸盐、偏磷酸盐等)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根据国家水质标准,一类至五类地表水的总磷浓度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1mg/L、0.2mg/L、0.3mg/L和0.4mg/L。同时不同行业对总磷的排放限值要求不同,如制浆造纸工业要求控制在1.0mg/L以下,制糖工业要求控制在0.5mg/L以下。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水质总磷快速检测方法与原理:
1.分光光度法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 - 高氯酸将水样消解,使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于 70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进而计算出总磷含量。
钼酸还原法:总磷与钼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酸钼酸盐,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总磷的含量。
2.消解氧化 - 比色法
氯化亚锡法:在酸性溶液中,磷酸与钼酸铵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氯化亚锡还原成蓝色络合物,通过比色测定总磷含量。此方法虽灵敏但稳定性差,受氯离子、硫酸盐等干扰。
钒钼磷酸比色法:灵敏度较低,但干扰物质较少。
3.仪器分析法
离子色谱法:通过采集水样后,使用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再采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不同水体中总磷的测定需求,但仪器设备比较昂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样品经过稀释和酸处理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电离,然后在质谱仪中检测磷的质量数。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较宽的线性范围,适用于低浓度总磷的精确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污水中的总磷转化为可检测的无机磷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测量无机磷的浓度。准确度高,但需要专用的仪器和复杂的前处理步骤。
4.其他方法
流动注射分析(FIA):在酸性介质中,样品与试剂混合后通过流动系统进入检测器,通常为分光光度计。具有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的优点,适合环境监测和常规检测。
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特定的生物传感器,如酶或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总磷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生物传感器的响应来确定总磷的含量。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和实时监测的优点,但需要合适的生物传感器和仪器。
饮用水检测指标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颁布的2022年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详细列举了新标准下的97项水质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是国家对自来水的要求,但对于饮用净水,国家有着更高的标准要求。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中详细规定了饮用净水的水质标准,检测方法,参照标准等,属于标准规定范畴内的管道直饮水都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饮用水常见检测指标及限值。...
水质在线监测仪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必不可少。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水质在线监测仪的维护方法,让您的水质监测结果更准确。...
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其浓度单位是mg/L。在水质分析领域,悬浮物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由于悬浮物的物质成分复杂,中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中悬浮物以浑浊度为指标作了规定。...
随着工业的告诉发展,工厂废水废渣等大量污染物也进入到了我们的水源环境,很多地方的水源中已经含有有毒的化合物,但是我们仅凭肉眼是无法分辨我们的水质情况的,这就需要我们利用一些仪器比如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等对水质进行检测,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可以对几千种毒性化合物敏感的生物做出早期预警,在现代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悬浮物是造成水浑浊的主要原因。水体中的有机悬浮物沉积后易厌氧发酵,使水质恶化。...
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17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光学设备,能够根据水中荧光特征在30秒内快速检测出水质是否达到可饮用的安全标准,有望用于灾区救援、污水处理等方面。据研究人员介绍,所有水体都会散发荧光,但人眼对特定波长的光线敏感度不够,因此这些荧光不易被肉眼察觉。此前一些研究显示,由于水中污染物会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