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技术资料

饮用水的处理过程(饮用水消毒处理技术讲解)

作者:环美仪器    更新时间:2025-08-18    阅读量:37

饮用处理过程是确保饮用水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步骤,其具体流程因源类型和处理需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饮用水的处理过程

1.水源收集

原水通常来源于地表水(如湖泊、河流和水库)或地下水。地表水可能含有较多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而地下水通常较清洁,但仍需处理以确保水质安全。

2.初步处理

砂砾去除:通过筛网或砂石过滤器去除大颗粒杂质,如沙子、砾石和树枝等,以保护后续设备。

预处理:包括曝气、化学添加(如氯化物)和沉淀等,用于去除藻类、控制生物生长和分解有机物。

3.混凝和絮凝

向水中加入混凝剂(如明矾、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或絮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聚集形成较大的絮状物,便于沉淀和去除。

4.沉淀

经混凝后的水流入沉淀池,较大的絮状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上层较清澈的水则继续进入后续处理阶段。

5.过滤

清澈的水通过多层过滤器,包括砂滤层、砾石层和活性炭层,进一步去除剩余的颗粒、微生物和有机物。这些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细菌和病毒。

6.消毒

消毒是确保水质安全的关键步骤,通常使用氯气、臭氧或紫外线等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消毒后的水储存于水塔或水库中,等待分配。

7.储存和分配

经过处理的水被储存在封闭的水箱或水库中,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家庭和企业。整个过程需要严格监控水质,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8.监测和测试

水质专家持续监测水质,确保饮用水符合健康和安全标准,包括检测细菌、病毒、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饮用水消毒处理技术讲解

饮用处理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旨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不同类型的源(如地表水和地下水)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步骤,但总体目标是提供安全、清洁的饮用供公众使用。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高耗水行业用水管理办法(江苏省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应用试点)

    “作为高耗水行业,我们自觉申领取水许可证照,以前准备纸质材料、人工跑流程耗时耗力,这次只用在‘家’里,就可以远程操作、异地办理,方便多了!”东亚电力(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菊生12月13日在江苏省水利厅领取了我国首批省级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同时领取电子证照的还有泰州京城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千鹤湾亭湖养老中心,这...

  •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生态环境部全力以赴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

    7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座谈会,对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恶化、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严重滞后的城市进行预警提醒,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提高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力以赴...

  • 在线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监测常规5参数)

    水,乃万物之本也。有水的地方即存在水的监测,特别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地表水等,不仅要做到24小时实时连续监测,还要对检测后不达标的水质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再进行排放和使用,所以在线水质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 水质检测水样如何采集(水质检测前水样需要处理吗)

    水质检测中水样的采集相信很多人都一知半解,但是这一步却是关系到我们水质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一步,下面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水质检测中关于水样采集和水样处理的相关问题。...

  • 分光光度法测水样(分光法水质检测仪的显色反应条件)

    分光光度法目前只能测有颜色或具有吸光度的水质样品。如果所检测水样没有颜色或者吸光值非常小,那就需要水质检测人员在被测样品中加入能与被测物质生成稳定,且具有颜色物质的反应试剂。而这个过程被称为显色反应,这种试剂被称之为显色剂。另外显色反应在检测时与显色剂有关,而且与显色的条件有关。分光光度法测水样(分光...

  • 哪种地下水六价铬测定方法好(水质六价铬测定标准适用范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显示,地下水六价铬的测定应优先采用原理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由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标准。并且附录B为资料性标准也只是推荐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