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污染一直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挑战,成为影响流域水质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氮磷污染来源较多,固定污染源仍是主要来源,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氮磷排放重点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安装含总氮和(或)总磷指标的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因此水质总氮在线监测仪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保证仪器精度,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一、总氮在线监测仪的主要误差来源
1. 仪器原理误差
目前主流的总氮在线监测仪多采用紫外消解-过硫酸盐氧化法或高温催化氧化法,不同方法误差来源不同:
2. 样品预处理误差
悬浮物干扰:未过滤样品导致消解效率下降(SS>50mg/L时误差可达20%)。
气泡干扰:进样管路中残留气泡影响吸光度检测。
样品代表性不足:采样位置或混合不均导致总氮在线监测仪数据偏差。
3. 试剂与校准误差
试剂失效:过硫酸钾(K₂S₂O₈)氧化能力随储存时间下降(常温下每月降解约5%)。
校准液偏差:标准溶液配制不准或未定期更换(如硝酸钾标准液需每周更换)。
基线漂移:总氮在线监测仪光学系统污染或光源衰减导致零点漂移。
4. 环境与操作误差
温度波动:消解温度偏离120℃±2℃时,氧化效率下降。
氯离子干扰:Cl⁻>1000mg/L时,紫外法易产生负误差(生成Cl₂干扰吸光度)。
维护不当:未定期清洗总氮在线监测仪流路或更换滤膜(建议每周维护1次)。
二、总氮在线监测仪维护措施与频率
1.流路清洗
频率:每周1次
操作要点:10%稀盐酸冲洗30分钟
2.滤膜更换
频率:每月1次
操作要点:选用亲水性PTFE膜(0.45μm)
3.光源检查
频率:每季度1次
操作要点:紫外灯强度衰减>20%需更换
4.催化剂再生(HTCO)
频率:每半年1次
操作要点:高温通氢气活化
通过系统优化仪器选型、维护流程和数据校准,可显著提升总氮在线监测仪数据的准确性,满足《HJ 636-2012》等标准要求。
水体中磷酸盐的多少含量被视为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的一项指标,是用于控制藻类生长速率的因素,也是研究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的必要手段,因此测定磷酸盐的含量是不容忽视的。水质水质磷酸盐检测仪作为一种用于准确测量水样中磷酸盐浓度的关键仪器,在环境监测、水质分析、农业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环境监测中,准确测定水体、土壤等介质中的油类污染物含量对于评估环境质量、制定污染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红外测油仪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样品中的油含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仪器可能会出现测量结果偏差较大的情况,影响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因此,掌握恢复红外测油仪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十分必要。...
COD是需氧量的缩写,代表在强酸性条件下废水中一升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以大致代表废水中有机物的量,COD越高,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越严重。COD在线监测仪作为水质监测的重要设备,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环境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对COD在线监测仪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至关重要。...
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强致癌性和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水质中六价铬进行准确、快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水质六价铬检测仪主要检测水质重金属六价铬含量指标,对于水质监测、工业用水和个人用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总磷超标是许多环保人绕不过的一个难题,那么污水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常用于处理总磷超标的方法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总氮测定仪在水质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准确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含量,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氮测定仪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