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油即水体中的油分,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动物分解等方法。水中油类污染物目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规范》中已将油类物质列为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有关行业排放废水必测项目之一。
1.水中油类物质构成
油类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由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组成。
石油类物质主要是由烃类物质组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包含少量的氧、氮、硫等元素的烃类衍生物,烃类物质一般按结构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我们通常所接触的石油类物质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石油类物质在水中主要以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油-固体物五种状态存在。
动植物油类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一般情况下,植物油为液体,动物油为固体。
2.水中油类物质危害
油中的多环芳烃类物质会污染水源并有致癌作用,多环芳烃类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影响周围温度而且会传播很远的距离,这类芳烃物质也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排放到水体中的石油类物质会黏附在水生生物上,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到人体,使肠、胃、肝等组织发生病变,危害人体健康。熟悉油类的构成和危害,让我们更重视对水体中油的监测工作,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危害发生。
3.水中油类污染物检测限值
4.水中油的分析方法
①气相色谱法
可进行多个组份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可以测正葵烷和正四十烷之间,能被FID检测的物质。但其成本较高,前处理技术要求复杂,难以测量油类总量。
②紫外法
易普及,灵敏度高,基于芳烃类物质在一定波长下有特征吸收,对于芳烃类有较高灵敏度 ,抗干扰能力差,只能测量石油类。
③荧光法
灵敏度更高,测量种类比较单一,主要测量PAHs的荧光效应,不适用于复杂工况和高量程测量。
④红外法
采用三波数校正系数法,准确度高,量程大,可对样品进行全谱扫描、既可以定量测量、也可以定性分析。不受油品影响,能较全面检测水中油类物质。
随着工业的发展,臭氧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2023年4月起开始执行的GB 5749-2022中规定出厂水和末梢水臭氧限值为0.3mg/L.,所以臭氧浓度检测至关重要。那水中臭氧浓度如何检测呢?...
草甘膦提到这种物质相信很多与土地打交道的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一种广谱有机磷类除草剂,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虽然草甘膦的出现对于农业丰产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但不合理的滥用会对水源、土壤等生态系统造成污染。水中草甘膦的检测方法(离子色谱法进行检测水中草甘膦含量)水质中的草甘膦一般采用离子色谱法...
现代水质检测中,生物毒性检测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传统理化检测(如COD、BOD、重金属浓度)只能测定特定污染物,而生物毒性可反映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拮抗作用,即使单个污染物浓度达标,混合后可能产生“鸡尾酒效应”,对生物产生剧毒。而且针对新型污染物(如微塑料、药物残留),生物毒性检测无需预先知晓成分,直接通过生物反应预警风险,通关检测生物体的存活率、行为变化等指标更直接反映水体对生态系统的实际威胁。...
水中余氯指的是总余氯和游离性余氯,其中游离余氯是生活用水卫生标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消毒剂指标,也是各水厂日常必需检测项目之一。...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高精度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是一款可以用于半导体、核电、电厂、化工石化、钢铁、冶金、造纸、水泥、食品饮料、制药污水处理、自来水、环保、消防、水产养殖、科研院所等领域的设备。本篇主要介绍一下高精度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功能与电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