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公司动态

为什么要检测次氯酸钠有效氯(自来水氯消毒剂余量检测必要性)

作者:环美仪器    更新时间:2025-08-18    阅读量:180

酸钠有效氯浓度直接影响着加药的准确性及消毒的可靠性。对于采用次氯酸钠原液消毒的水厂,基于采购的需求,一般会一次性采购1-6周的次氯酸钠使用量,即次氯酸钠在水厂内会有1-6周的储存时间,水厂规模越小,储存时间越长。而次氯酸钠由于自身的分解特性,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有效浓度会不断下降,有效氯浓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而有效氯浓度是评判消毒剂投加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消毒剂的准确投加并达到可靠的消毒效果,需加强对次氯酸钠有效的检测。

为什么要检测次氯酸钠有效氯

对于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的水厂,除了要关注生产的次氯酸钠液体的有效氯浓度衰减外,还需关注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效能的衰减情况。通过检测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新鲜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变化情况,及时判断发生器的运行情况,做好相应的维护工作,保证发生器长期高效的运行。

饮用水多来自井水、河水、湖水等,很容易受到污染,产生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因子,危害人体健康。消毒剂指标(即余氯或总氯)则是评判饮用水消毒效果及受细菌、病毒污染风险的关键指标,只有消毒剂指标合格了,才能有效的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另外,自来水输送过程中也可能会受到致病菌的污染,有一定的消毒剂余量可以有效地切断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

自来水氯消毒剂余量检测必要性

次氯酸钠原液的自身分解,在导致有效氯浓度下降的同时,还会产生相应的副产物—氯酸盐,氯酸盐会阻碍甲状腺吸收碘,还能破坏红血球,从而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功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饮用水中酸盐的限值做了明确的要求,次氯酸钠作为直接投加至水体中的消毒剂,其副产物酸盐也会随着一同被带入饮用水中,存在超标的风险。为保证供水的安全,饮用水中的酸盐检测不可忽视。

相关产品推荐

相关推荐

  • 碘量法检测溶解氧的原理(水质溶解氧测定步骤)

    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 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说明书(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使用方法)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中指出,“十四五”期间,根据水环境管理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动监测指标和覆盖范围,国家层面逐步建立国控断面9+N自动监测能力,其中N就包括了重金属指标。同时,为了加强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正在加快应急监测能力的建设,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就是完善应急监测设备中重要的一项。环美仪器生产的便携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具备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前处理简单、检出限低、检测精度高且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可很方便地便携用于户外现场环境应急监测。...

  • 常见的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生物毒性污染物来源)

    现代水质检测中,生物毒性检测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传统理化检测(如COD、BOD、重金属浓度)只能测定特定污染物,而生物毒性可反映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拮抗作用,即使单个污染物浓度达标,混合后可能产生“鸡尾酒效应”,对生物产生剧毒。而且针对新型污染物(如微塑料、药物残留),生物毒性检测无需预先知晓成分,直接通过生物反应预警风险,通关检测生物体的存活率、行为变化等指标更直接反映水体对生态系统的实际威胁。...

  • 水质检测总氮空白值为什么偏高(水质总氮检测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总氮是各种无机态氮(硝酸盐氮、亚硝态氮、氨氮)和有机氮(蛋白质、氨基酸、有机胺)的总量,他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目前,比较常用的总氮检验方法是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但很多用户反应该方法不好做,其中代表性的问题有:空白的校正吸光度太高,大于0.030。空白值偏高是影响总氮测定准确度的主要因素,HJ636-2012要求空白实验的校正吸光度(A=A220-2A275)<0.030。...

  • 稀释倍数法测定水质色度的影响因素(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有哪些)

    色度是水质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的一项基本控制项目。水中色度的测定方法有2种,一种是钴标准比色法,用于测定较清洁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第二种是稀释倍数法,用于测定工业污水和受工业污水污染的地表水及生活污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18918 - 2002)中所采用的色度测定...

  • 饮用水浊度的限值要求(水质浊度的检测要求)

    饮用水的浊度多是由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经适当滤除或者是配水系统中沉积物重新悬浮起来而造成的。浊度为感官性指标,浊度过高会引起用户对自来水的不信任感。另外,浊度过高容易促进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影响消毒效果,从而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那么,饮用水的浊度要控制在多少才是相对安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