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浊度多是由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经适当滤除或者是配水系统中沉积物重新悬浮起来而造成的。浊度为感官性指标,浊度过高会引起用户对自来水的不信任感。另外,浊度过高容易促进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影响消毒效果,从而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那么,饮用水的浊度要控制在多少才是相对安全的呢?
饮用水浊度的限值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要求生活饮用水的浊度不得超过1NTU,对于受水源和净水技术限制的供水单位,可将浊度指标限值放宽至3NTU。除此之外,很多供水单位对于浊度都有自己的内控标准,比如滤前水浊度要求控制在1NTU以下,滤后水及出厂水浊度要求控制在0.3NTU以下。因各供水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不同,具体的内控标准也有所不同。
浊度的检测要求:
水质检测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浊度检测尤为如此,在此,我们以线上水质检测设备的检测步骤为例进行逐步分解:
(1)准备:将浊度检测设备通水通电,并检查有无其他异常。
(2)标定:设备通水稳定一段时间后,在浊度检测设备中选择相应的标定界面,依据现场水质情况及实验室数据分析,进行相关参数设定。
(3)检测:浊度检测设备通水检测水体中的散射光强度。浊度检测结果会直接显示在设备检测屏上,无需换算。
浊度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它包括悬浮物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所以浊度是表现饮用水清澈与否的感官性指标,它又是反映饮用水中微生物和有机物含量多少的相关性指标。浊度通常适用于天然水、饮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水质测定。测定浊度的水样应尽快测定,或者必须在4℃冷藏、24h内测定,测定前要激烈振摇水样并恢复到室温。...
饮用水检测指标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颁布的2022年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详细列举了新标准下的97项水质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是国家对自来水的要求,但对于饮用净水,国家有着更高的标准要求。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中详细规定了饮用净水的水质标准,检测方法,参照标准等,属于标准规定范畴内的管道直饮水都必须严格执行该标准。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饮用水常见检测指标及限值。...
饮用水的浊度多是由水源水中悬浮颗粒物未经适当滤除或者是配水系统中沉积物重新悬浮起来而造成的。浊度为感官性指标,浊度过高会引起用户对自来水的不信任感。另外,浊度过高容易促进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影响消毒效果,从而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那么,饮用水的浊度要控制在多少才是相对安全的呢?...
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4月1日实施,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健康的基本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健康资源。2022年3月15日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200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是第二次修订。新标准和2006版相比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看。...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俗名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属于肠道杆菌的主要成员,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常见菌群。该菌由德国科学家埃舍利希于1885年发现。大肠埃希氏菌在正常情况下是无致病性的,但某些血清型菌株在特定条件下(如免疫力下降时)可致病,引发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严重疾病。...
水质试验包括微生物污染试验、矿物含量试验和ph值试验。定期监测饮用水污染是良好表现和健康的关键。下面一起看看有关微生物检测,以及ph以及orp检测的方法。饮用水水质检测指标(水质检测主要检测什么)微生物污染检测在测试水质时,评估大肠菌群的总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因为过高的人群可能会引起鸡群的疾病。通过菌落...